继往开来,书写“强富美高”靖江新篇章——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摘登
发布日期:2017-01-09 14:43 浏览次数: 次 字体:[ ]

  未来五年,希望与压力共生,机遇和挑战并存。面对新常态,立足新方位,必须行稳致远、奋发进取,科学判断全局大势,始终保持战略定力,积极策应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建设,主动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江高铁环经济圈,切实走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、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、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的发展之路,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、赢得主动。

 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紧紧围绕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牢固确立“以港兴市、产业强市”发展路径,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聚力创新,聚焦富民,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努力建设经济强、百姓富、环境美、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靖江。

  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:

  聚力于创新,精明增长,让靖江经济更强。持续推进“品牌靖江、品质靖江”建设,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,落实中国制造2025靖江行动方案,推进转型升级、项目突破,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,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18%。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,力争港口吞吐量超1.5亿吨,成为长江干线县级市第一港,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梯队。

  聚焦于民生,精准发力,让靖江百姓更富。深入推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稳步提高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,加快提升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.7万元、3万元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%以下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,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达85%以上,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%,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,在苏中率先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、一户不落。

  聚智于品质,精致打造,让靖江环境更美。始终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,保持“不开发”的定力,深入实施城建新提升行动计划,建设生态、美丽、宜居、文明的滨江城市。力争城镇化率达70%。大力实施“两减六治三提升”行动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0%以上,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5%以上,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、绿化覆盖率达45%,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分以上。

  聚神于品格,精心涵养,让靖江社会文明程度更高。大力弘扬“聚沙成洲、奋发超越”靖江精神,传承靖江文脉,涵养靖江品格,建设文化强市。深入推进依法治市,优化法治环境,健全诚信体系,保障公平正义。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,继续擦亮平安靖江、法治靖江品牌。全面加强道德建设,倡导美德善行,让“人心齐、士弘毅、敢争先”在靖江大地蔚然成风。

  凝心聚力,开启“率先领先争先”新征程

  2017年,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,也是推进“率先领先争先”进程的深化之年。做好今年的工作,对于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。面对新常态、新任务,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把握靖江发展的主题,真抓实干、奋勇争先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。

  着力做好五个方面工作:

  (一)围绕产业强市,加快转型升级,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

  提升制造水平。扩大高端制造供给。引导船舶企业开发特种船舶、海工装备等高端产品,提高附加值。鼓励汽配行业加强自主研发,优化产品结构,抢占市场制高点。推动钢铁、粮油等企业兼并重组,提高泵阀、电机电器等产品配套能力。放大智能制造增量。积极推广“机器人+智能制造”,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基金,引导企业“机器换人”。突出数控装备普及换代、传统装备智能改造、高端装备自主制造,力争建成智能生产线30条、智能车间20个。充分发挥互联网、云平台的协同作用,加快发展分拨中心、能源合同管理等新型业态,促进产业链、资金链、创新链深度融合。深入推进百优企业技改行动,新上亿元以上技改项目40个,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。提升双品工程内涵。扎实推进品牌建设,新增驰名商标1个、省级以上“守重”企业2家。推动“标准化+技术创新”,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制定,吸引一批标准制定者落户靖江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培育专精特新企业,发挥市长质量奖导向作用,提升企业产品质量。

  培育产业优势。提速发展现代农业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,新增省“五好”示范社5家、泰州示范家庭农场10家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,强化农业招商引资,提升省级农业园区运行质态。深入推进新江平线现代农业集聚带建设,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集中区、交易展示中心、冷链物流中心,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。深化国有粮企改革,实施南方小麦交易市场股份制改造。加快发展新兴产业。培育节能环保、跨境物流、物联网等新兴产业,加快北斗车联网、环保产业园等建设,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、领军型企业,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85亿元。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。以港口物流为支撑,探索集成离岸结算、跨境电商等功能,推动单一物流向综合商务延伸。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,培育工业设计、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,促进城市新片区与产业新业态良性互动。继续拓展社区服务、托幼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,完善消费产业链。创新“互联网+新型商业”模式,引导企业通过O2O、自建电商平台等方式,拓展个性化定制与销售渠道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深入挖掘全域旅游潜力,提高“大江美景·靖江美食”的知名度。

  扩大有效投入。全力推进项目突破。加快优化招商队伍,统筹运用委托招商、以外引外、高位嫁接、驻点招商等方式,开展全方位、立体化招商。瞄准船舶、汽配等优势产业,围绕节能环保、大健康等新兴产业,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契合度高、带动性强、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重大项目,力争新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100个。着力优化项目服务。落实项目跟踪负责制,大力推行领导挂钩服务、部门全程服务和属地保姆服务,强化要素保障,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、竣工重大产业项目100个,完成产业投资470亿元。致力提升项目效益。坚持把投资强度、产出贡献度作为标尺,坚决不上污染大、产出低、效益差的项目。建立健全项目台账,对推而不动、督而不进、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,抓紧实施“腾笼换鸟”,推动项目投产达效。

  (二)围绕改革攻坚,强化创新驱动,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

  释放创新动能。完善科技支撑体系。依托船用配件、汽配、电机、泵阀和特种金属合金材料等产业,成立创新战略联盟,推进共性技术开发和技术集成创新。发挥产研院、焊接中心等联动效应,做实华信科创园等科技孵化器,打造泵阀研究院、空调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。瞄准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,建成离岸孵化基地18个,孵化培育项目80个,引进科技项目50个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。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,整合创新资源,建立贵金属回收利用、精密铸造等研发转化中心。鼓励企业延伸创新链,力争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2.4%。放大中科院合作联盟效应,推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8.5%。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,加速专利成果产业化,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。落实人才优先战略。继续实施马洲英才计划,深化“教授博士挂职科技副总”等活动,广泛集聚高端人才、科研项目。设立靖江籍院士工作室,支持企业建立“千人计划”研究院、外籍院士工作站,引进领军型人才团队3个以上。

  持续深化改革。全力提升供给质效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有序化解过剩产能。支持传统企业兼并重组,鼓励产业链垂直整合,稳妥处置“僵尸企业”。强化用地评价,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、先租后让、租让结合,优化整合岸线资源,扩大沿江发展纵深。推进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,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,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深化金融领域改革。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,引导银行机构设立“科技支行”“小微支行”,参与“惠农贷”“惠科融”等产品合作。探索实施“投贷联动”,创新“股权+债权”服务模式。稳妥推进存量债务置换,加强对企业融资风险的监测预警,优化金融生态环境。加快企业上市进程,新增“新三板”挂牌企业4家。深入推进简政放权。开展权力清单标准化工作,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,推广多图联审、多评合一、联合验收。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,建立网上中介服务大厅,以改革红利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。

  推进开放集聚。优化港口承载服务功能。放大“三互”大通关改革效应,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(B型)。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,完善电子口岸平台,打造便捷高效的口岸服务体系。完善港口基础设施,建设万吨级码头泊位3个。积极推进公铁水联运项目,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0%以上。加快园区特色产业集聚。开发区本部着力打造核心港区和大健康产业园、精密制造产业园、科教产业园,持续提升发展船舶、钢构、能源、木材、粮食等产业,加快形成临江产业集群和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。城南园区重点做强汽配、工程机械等产业,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园区。城北园区着力做特做优中小企业园,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。江阴—靖江工业园区加快转型步伐,推进“千亿园区”建设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。鼓励外商投资港口物流、商贸服务等领域,扩大外资参股并购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,拓展海外市场,塑造本土跨国公司,实现外经营业额1.1亿美元。落实外贸稳增长政策,优化信用担保、检验检测等服务,实现自营出口20亿美元。

  (三)围绕品质提升,推进城乡统筹,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

  加快城乡建设。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。以“多规合一”为引领,完善各类专项规划、控制性详规,增强规划导控能力,积极营造尊重规划、敬畏规划的良好氛围。全面推进新城“十大工程、六大系统”建设,完成文化中心、金融商务区、文创园基础工程。完善城市功能配套,试点推进海绵城市、综合管廊建设,升级打造合兴路、东兴街等7个特色文化街区。疏浚东天生港、雅桥港,拓宽改造西天生港,逐步敞开东支河沿,开挖公兴河、迎龙河,进一步丰富提升滨水生态景观。全力推进北沿江高铁和城际铁路前期工作,完成229省道靖江改线段、公新公路拓宽改造和沿江公路养护提升;启动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创建。拓展新型镇村承载力。深化区镇联动、区镇合一,统筹建设新港城五大功能板块,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。落实新桥城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任务,建设“4+2”主题园区,放大综合集聚效应。按照“六个一”总体要求,夯实集镇发展基础。分类推进集中居住、村民自建和传统保护,深入实施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,建设省康居村庄1个、美丽乡村3个。凸显特色小镇标识度。突出空调高端制造,建成中国暖通空调交易中心,规划建设空调智能制造产业园。突出旅游观光农业,重点建设山水盆景交易展示中心、苑艺产业特色街区、苑艺文化广场。策应渡口整合搬迁,拉开八圩集镇建设框架,打造江鲜美食街区。

  深化长效管理。持续开展专项整治。实施环境综合治理,争创省优秀管理城市;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。突出西环、北环、东环等重要节点,强化城市出入口环境管理。结合示范路、示范社区创建,继续整治户外广告、店招店牌,有序组织建筑外立面出新。严管临时棚亭、流动摊点等违规占道行为,全面实施渣土处置准入制度。持续提升管理效能。大力推行“门前三包”与河长、片长、路段长、楼道长等制度,推进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,实现城乡保洁、河道管护和绿化养护全覆盖。逐步清理存量违建,坚决遏制增量违建,确保新发违建处置率100%。健全“大城管”工作平台,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;严格平台交办事项考核,确保办结率100%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。落实易淹地块一对一治理方案,逐步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。继续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,铺设雨污管网8公里。超前完善邻避设施,新建一批公厕、垃圾收集房,分批改造城区垃圾中转站。综合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,建设渔婆批发市场二期工程。

  优化生态环境。扎实推进“两减”。加快推进燃煤机组节能减排改造,推广应用清洁能源,全面压减非电生产用煤,着力减少煤炭消费总量。落实化工行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,积极淘汰落后化工产能,坚决关闭重点区域化工生产企业。扎实推进“六治”。综合整治夏仕港清水通道与八圩港、九圩港、十圩港水环境,严禁工业污水违规排放,确保十圩港国控断面稳定达标。全面开展危废专项整治,加强关停涉重企业管控,狠抓工业废气治理,规范危化品码头运行管理,探索土壤修复途径。推进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,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。疏堵结合推动沿江混凝土企业整治,严查违规侵占、破坏岸线行为。建设餐厨垃圾、建筑装潢垃圾处置场,规范城区废品回收市场。扎实推进“三提升”。倡导低碳生活,建成慢行绿廊12公里,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5%以上。严格执行排污权核定、生态补偿、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,倒逼企业自主减排。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,实施环保黑名单制度,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。健全执法联动机制,构建“大环保”工作格局。

  (四)围绕民生优先,突出富民导向,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

  促进富民增收。多渠道增加就业。实施新一轮技能提升培训工程,加快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建设,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8000人,新增就业1.68万人。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,建设4个就业见习示范基地。统筹管理公益性岗位,保持“双零家庭”动态清零。多层次扶持创业。加大创业指导,用好“创业券”“购房券”,新建创业孵化基地3个。培育发展一批“众创空间”,定期举办创新大赛、成果展示等活动,树立一批创业典型。多元化促进增收。鼓励发展楼宇经济,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、房屋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、入股分红。发挥标准化厂房增收效益,有效利用农村公共资源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

  增进民生福祉。全面提升社会保障。实施全民参保常态化登记,以新业态从业人员、个私小微企业职工为社保扩面工作重点,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.5%以上。继续规范实施被征地农民保障,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续缴费率,实现建筑业工伤保险全覆盖。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,加大医保政策向基层倾斜力度,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。大力实施精准帮扶。放大扶贫专项基金效应,加大经济薄弱村产业项目、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奖补力度,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转化脱贫。推行货币化安置政策,提高安置房利用效率。实施困境儿童分类施保,建成镇级残疾人服务基地10家。健全养老服务体系。推行医养融合模式,优化居家养老服务,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0%以上。

  兴办为民实事。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,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。2017年,在做好其他民生实事的基础上,回应百姓关切,重点实施以下10件民生工程:1.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,提升绿化品质,新增公共绿地30万平方米。2.疏浚整治靖泰界河,完成新小桥港河道疏浚整治工程。3.实施九圩港中洲路到朝阳路段综合整治。4.改造虹兴四组、玉皇殿城中村,完成主城区D级危房解危任务。5.实施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程,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贮存和资源化利用率达98%。6.引导非社会公用停车场对外开放,新增停车泊位1200个。7.推进教育均衡发展,改扩建生祠初中、柏木小学等3所学校,建成兴阜、长安等3所幼儿园。8.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,迁建季市卫生院,建成投用新桥片区医疗中心。9.精准脱贫经济薄弱村19个、低收入农户1297户。10.提升“靖江厨师”创业品牌,建设“靖江美食”品牌店20家。今后,每年都要积极顺应群众期盼,主动听取民众诉求,用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兑现政府改善民生的承诺。

  (五)围绕文明彰显,优化公共服务,营造和谐发展新氛围

  提升城市文明美誉度。深化文明创建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,广泛开展文明单位、文明社区、文明镇村、文明家庭系列创建活动,全面提升城市品质。倡导文明新风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培育、社会诚信建设、志愿服务普及、文明创建提升、网络文明建设五大行动,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。弘扬文明风尚。围绕延续城市文脉,深入挖掘本土文化,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。加大文艺精品创作推广力度,深化全民阅读活动,建设书香靖江。

  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度。优质推进文教工作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,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,加快建设实验学校城北分校、孤山九年一贯制学校;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。继续推行文化惠民,举办第35届文艺节,完成送戏下乡400场、送电影2400场、送书2万册,新建村(社区)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8家。深入践行健康理念。优化分级诊疗、双向转诊服务,构建纵向型医疗联合体。加强健康服务团队建设,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内涵。推进体育融合发展,有序开放学校体育场所,推广“医保健身一卡通”,打造“健康城市、幸福靖江”品牌。协调发展各项事业。组织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,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;完成农业普查工作。健全价格监测制度,发放低收入家庭临时价格补贴。加强双拥基层基础建设,确保“双拥模范市”九连冠。做好外事、侨台、气象、史志档案、民族宗教等工作。

  提升社会治理满意度。着力优化社区服务。开展和谐社区创建,推进社区民主协商,促进社区网格化、信息化融合。完善政社互动机制,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,培育发展社会组织50家。提高公益创投效益,扶持实施公益服务项目40个。持续推进平安创建。创新升级立体化、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建成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,加大对金融领域及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等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。大力推行阳光信访,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切实保障公共安全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,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。建设食品电子溯源系统,创成省食品安全城市。健全预警监测体系,完成各类预案修编,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信息来源:靖江日报
分享到:
关闭
打印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